恭祝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在第六屆鵬城慈善獎褒揚活動中獲評鵬城慈善典范機構!

鵬城慈善獎褒揚活動已成功舉辦五屆,作為深圳慈善最高獎項,累計已有606家企業、機構、項目和個人獲此榮譽,顯著提升了慈善氛圍,帶動了更多社會公眾投身慈善、友愛互助。
深圳市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
公益與教育同向而行
訪談編輯: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
文章摘自:2022年度第三期《慈善大視野》
在國內各大高等院校中,長江商學院作為首屈一指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長期踐行社會公益,引導企業家校友在社會責任領域孜孜以求、率先垂范,取得了突出成績和較大的社會反響。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曾表示,
學院創辦的初心之一,是為國家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責任和社會擔當,擁抱及驅動創新的新一代商業領袖,將長江商學院打造成為一所源自中國的世界級商學院。“無公益,不長江”,早已成為長江商學院文化的重要基因,成為長江人學習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16年2月,經深圳市民政局批準,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正式登記注冊為非公募基金會組織。基金會成立以來,秉承學院公益理念,將社會公益納入基金會使命和業務范圍,和教授、校友們始終關注并鼎力支持教育、科研、健康、扶貧、少年兒童發展、環保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傳承長江公益精神,不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而且以專項基金等方式,為校友搭建一個高效、專業、透明的公益平臺。

2017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啟動
“無公益,不長江”
邁向公益與教育結合的慈善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以社會組織及企業等為代表的社會力量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強調要求“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鼓勵支持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脫貧攻堅”“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從最初單一的扶貧濟困、捐資興教,到設立脫貧基金、制度化幫扶,再到鄉村人才培養、產業扶貧,以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為代表的社會組織和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不斷創新合作模式、參與路徑,設計并實施了大量公益項目,多領域跨部門協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積極力量,也為持續助力鄉村振興積攢了寶貴經驗。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化已深刻影響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個領域,引領社會發展。但由于地域差距,一些欠發達地區的社會組織更加渴望提升專業能力,也擁有更多的教育市場需求。”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宮蓓在介紹社會組織普惠培育項目時表示,基金會積極幫助欠發達地區提升行業專業程度,公益實踐涉及到幫扶的方方面面。
在長期的堅持和不斷摸索中,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公益之路,打造出多個公益品牌,如精準扶貧——吉安盆珠村博愛家園、一帶一路青年人才獎學金、鄉村兒童閱讀助學計劃等。
在助學興教方面,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于2019年啟動創新研究基金項目——“最后一個孩子”互聯網教育慈善項目,為安徽省六安地區修建夢想教室及購買教學設備,改善當地兒童教育條件。
在社會公益的項目實踐中,2017至2021年,學院及教育發展基金會與吉安市政府合作,實施了結合教育、民生、產業扶貧模式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項目,開設“領航井崗”企業家研修課程。長江商學院及其校友對當地企業領軍人物進行創業創新及管理系統性課程,并配置多種優質資源,助力當地經濟振興。該項目迄今已連續開展五年,累計150余位吉安本土企業家受益,其中,有兩名學員企業上市,并開始反哺革命老區。
“當地有很多因青壯年外出打工而留下的空巢老人和兒童,一方面我們去培養企業家,讓當地企業活躍起來,大家不用離開家鄉;另一方面捐建活動中心照顧當地的老人和兒童。”宮蓓副秘書長介紹了基金會在國家“十三五”重點貧困村——遂川盆珠村開展捐建關愛老人兒童活動中心的公益項目。
在開展公益過程中,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兼顧長期性、可持續性和有效性,多項公益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切實提升了受助地區的生活質量,引領無數受助人走上自我奮斗、改變命運的道路。

精準扶貧——吉安盆珠博愛家園項目
“長江之源”計劃
打造跨界復合型社會組織領軍人才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我國登記注冊社會組織數量已經超過90萬家,社會組織正從“數量增長”轉向“質量提升”,社會組織的發展要能夠支持社會的發展,社會組織的人才培養同樣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
在社會組織的創新發展過程中,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逐漸意識到,公益發展離不開人才,但依靠外界引進遠遠不夠。為國家培養能夠留得住的高質量公益人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
今年5月,在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的指導下,長江商學院與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推動多方資源跨界協同,包括政府、教育機構、社會組織、企業、長江商學院校友等通力協作,開展以創新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共同主辦及資助了公益星火六期·深圳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長江之源”培養計劃,各方共計投入價值近千萬的專業資源和百萬資金,并為學員提供10萬元公益獎學金,助學社會組織優秀領軍人才。
據了解,根據長江商學院項目設計,“長江之源”培養計劃屬于長江商學院非學歷學位項目,通過培育社會組織優秀領導者,直接影響管理層,更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
歷經半年多的籌備、調研、招募、面試選拔,最終遴選出60名社會組織學員,他們來自深圳及灣區最具代表性的社會組織,涉及政府、金融/經濟、社會民生、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文化教育等服務領域。在進行為期一年的項目制學習后,這60名學員將成為全國首批跨界復合型高質量人才。該項目是目前國內社會組織人才培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公益創投項目之一,也是全國首個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跨界培育項目。
長江商學院代理院長、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閻愛民教授表示,
在社會組織培育中,運用商業思維賦能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對于機構發展而言將事半功倍。而如何讓商業思維和領導力教育更好地賦能社會組織,讓其突破知識壁壘與認知局限,引入行業外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實現自我發展的破圈升級,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議題。
基于此,“長江之源”培養計劃邀請了眾多名師做理論+實戰型聯袂授課,學員以社會組織規范化發展以及商業、公益金融等基礎模塊進行學習。項目設計還將“實戰研討與項目孵化”納入課程學習和考核之中,圍繞社會組織發展熱點議題以及社會民生問題,聚焦社會組織高質量人才評價標準、鄉村振興、公益助力科技、公益金融、社會創新與商業向善五個主題,由市社會組織總會、壹基金、市慈善會、社責中心、長江商學院分別領銜孵化,由學員共同產出研究成果。
項目以人才培養為突破口,期望通過對社會組織優秀管理人才的精準培養,培養出一批“商業+金融+社會服務”的跨界復合型社會創新領軍人才,有效地、創造性地帶動更多的多方協作社會創新項目,探索推進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思路與新模式。

長江之源公益項目合影

長江之源培養計劃授課現場
教育凝聚力量,公益之花綻放。長江商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始終堅信,唯有行動才能前行,積極推動管理教育、企業與公益的共同發展,將通過影響和成就一批優秀的企業家群體,為社會和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