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DBA Voice·兩會之聲(一):智匯眾力,共啟時代新程
發布時間:2025-03-05 17:46
2025年,標志著“十四五”規劃的圓滿結束,同時也是中國踏上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新征途的關鍵一步,這是一個具有承上啟下意味的重要節點。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眾多關乎改革發展大局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熱點議題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關于下一個五年規劃的熱烈討論也將全面鋪開,一幅引領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正亟待揭曉。
春潮涌動,萬象更新。2025年全國兩會已正式拉開帷幕,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齊聚北京,共赴這場春天的盛會,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活躍在兩會會場的DBA同學們提出了哪些關乎國計民生的提案、建言與觀點?讓我們一同關注,聆聽他們的智慧之聲。
2025兩會之聲


丁世忠
DBA首二班同學
全國政協常委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
提振消費,國貨當自強
應從供需兩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第一,國貨品牌要心無旁騖,做好產品,主動承擔起從供給側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的重任;第二,通過政策賦能優質國貨品牌的方式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以“質價比”為抓手增強國貨品牌意識,助力更多質優價實的國貨品牌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第三,加大市場監管特別是網絡平臺監管,加強知識產權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嚴厲打擊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第四,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改善預期。
推動產學研融合,筑牢創新根基
進一步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頂層機制設計,明確企業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機制,形成科技研發項目“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科研機構答題—企業落地—用戶滿意”的官產學研用閉環機制;國家層面盡早出臺支持創新聯合體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建立高價值科技成果評價和識別平臺;行業領軍企業要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通創新;引導企業學會并運用ISO創新管理體系國際標準。



郭代軍
DBA九期班同學
全國政協委員
中誠投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心懷“國之大者”,緊扣“民之關切”
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緊扣“民之關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標準、高質量地提交提案,并積極爭取會議發言機會,充分反映產業工人的心聲與訴求。重點關注勞動者權益保障、建筑產業工人轉型,以及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更新等關鍵領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黃立
DBA首二班同學
全國人大代表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優化新型航空器適航審定審批流程
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新型航空器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建議首先優化適航審定審批流程。建議民航局、交通運輸部多措并舉,提高適航審批效率。其次,完善適航法規標準體系。建議民航局、交通運輸部基于新型航空器獨特的設計和性能特點,制定新的適航認證標準。鼓勵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標準研究,深耕標準化技術研究能力,加快建立涵蓋多種應用場景、各類裝備的標準體系,提升國際話語權。第三,擴大航空器適航審定人才隊伍。建議民航局拓寬審查渠道,讓更多機構參與承擔技術審查活動。



劉懷平
DBA八期班同學
全國人大代表
昆岳互聯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裁
構建新型工業能源體系,為全球制造業低碳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鋼鐵行業需從單一能耗管理邁向系統性能源重構,新型儲能的調節能力或是破局關鍵。建議在國家層面推動建立跨省儲能調度平臺,破除行政壁壘,完善電力市場交易規則;推動技術場景適配,大力引導和發展多元化儲能技術路線,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完善儲能參與電力現貨與輔助服務的交易規則;重點企業在沿海高電價區域先行建設集成化示范項目,形成可推廣的商業模式經驗,為完善市場機制提供實踐支撐。



唐岳
DBA七期班同學
全國人大代表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支持和鼓勵金融機構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道中提出,加強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努力使中國的經濟平穩向好的發展,還多次提出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
在走訪、調研了多家民營企業后,唐岳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向海外,實現國際化經營,但當地融資不確定性等因素制約著企業的發展。為此,他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支持和鼓勵金融機構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屠紅燕
DBA十期班同學
全國人大代表
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打造歷史經典文化產業品牌“國家館”
打造歷史經典文化產業品牌“國家館”,將其定位為國家級品牌聚合平臺,建立“中國經典”品牌庫,實行準入認證與動態管理,提升品牌認知度與市場價值;強化宣傳推廣,構建“中國匠心”全球文化輸出體系,增強民族自信,推動歷史經典產業的品牌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希望浙江能夠先行先試,讓歷史經典產業品牌“國家館”的打造,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抓手。
推動桑蠶產業區域協調發展,講好“絲綢故事”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優質蠶繭、特種蠶繭示范基地;加大蠶絲綢行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鼓勵企業改造升級落后技術裝備,建設一批智能化車間、數字化綠色化工廠;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支持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主導和參與制定相關標準,培育一批企業標準“領跑者”,在此基礎上,加大絲綢自主品牌宣傳力度,持續講好“絲綢故事”。



吳城
DBA十期班同學
全國政協委員
國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豐富“人工智能+礦山”應用場景
傳統礦產勘探高度依賴專家經驗,而人工智能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通過整合地質數據、遙感影像、物探信息等多源數據,能快速構建三維地質模型,精準定位礦體。建議加快構建國家地質大數據平臺,整合遙感、物探、化探、鉆探等多元信息,打造多模態地質數據庫;支持勘探算法研發,建立人工智能找礦模型庫,深度挖掘區域成礦規律,推進地質勘探新范式的創新發展。
打造智能礦山中樞,實現從人力操控到數字智控的變革。要通過研發應用“礦山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動地質勘探、智能調度、災害預測等垂直領域大模型開發,打通數字孿生礦山系統建設瓶頸。針對礦山情況復雜、生產操作煩瑣、危險因素較多的情況,鼓勵研發并推廣井下巡檢、突水探測、火災預測、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邊坡深部滑移識別等技術,建立綜合礦山風險災害評估系統。



周超男
DBA十期班同學
全國政協委員
潤澤智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制定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規劃
推動制定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規劃,建議列入國家“十五五”議題,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教育部設立智能社會治理一級學科及交叉學科,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智能社會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引導社會各界關注智能社會系統性變革,助力探索中國智能社會治理道路。
推動銀發經濟與托育產業發展
當前,以人形機器人、多模態大模型為代表的第三代新智人技術取得突破,但在“一老一小”領域應用仍面臨關鍵技術研發滯后、復合型人才短缺等瓶頸。建議構建智慧陪護技術標準體系,建立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實施智慧陪伴試點工程,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推動銀發經濟與托育產業發展,助力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落地。

*按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DBA兩會之聲持續更新中,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在這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季節里,我們續寫著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期待企業家學者們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共繪未來藍圖,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