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重構?進化:后AI時代的商業實戰方法論|DBA課程新范式
發布時間:2025-07-18 17:15
“在快速變革的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這句話在AI時代得到生動詮釋。
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從智慧城市到工業智造,AI在各個場景中廣泛應用。在商業的戰場上,后AI時代的號角已然吹響。根據貝恩公司預測,2027年全球AI產品和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900億美元。企業如何在AI浪潮中制定有效的數智化戰略成為關鍵。
7月11-13日,長江DBA十二期班同學齊聚深圳,開啟了一場極具深度與價值的研習之旅。此次課程聚焦“破局·重構·進化——后AI時代數智化戰略與深度實踐”,錨定同學們所面臨的核心訴求與關鍵挑戰,邀請多位商界、學術界的頂尖學者和權威專家,從多維視角深度剖析行業發展脈絡,為同學們呈現了一幅清晰的后AI時代商業圖景。期間,同學們還實地走訪DBA十二期班徐嘉祺同學所在的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聆聽尖端技術分享,沉浸式探索AI技術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創新應用與實踐經驗。在思想的啟迪與多元觀點的碰撞中,長江DBA同學們不僅深化了對后AI時代數智化戰略的認知,更解鎖了應對復雜商業環境的新思維與新方法,為企業的創新發展筑牢根基。

破局
AI重構千行百業的理論基石

當AI已成為重塑商業底層邏輯、改寫行業競爭規則的關鍵力量,企業該如何借AI之力實現蛻變與飛躍?

7月11日,長江商學院科技與運營教授、杰出院長講席教授、DBA項目學術主任、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主任孫天澍,以《Al重構千行百業:Al業務架構頂層設計與Al智能體場景落地》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孫教授指出,AI已進入下半場,由技術突破驅動轉向業務場景為王,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出現打破寡頭壟斷,使智能成本大幅降低。他提出AI架構師是稀缺資源,需具備用AI架構下一代業務的能力,完成場景、業務、產業三層重構。
他還闡述了AI三要素:場景資產、數據資產和智能體業務系統。場景需梳理“三多一高”(費用多、人員多、客戶多、頻率高)并排序優先級;數據資產不僅是結構化數據,還包括非結構化知識與員工經驗,需在業務中形成調用閉環;智能體系統要構建正向反饋,如AlphaZero自我迭代。
最后,孫教授強調,AI智能體發展迅猛,成本低、效率高,能重構多行業場景,未來競爭是智能體架構能力的比拼。未來企業是人機協同組織,企業需由AI架構師引領重構業務,CEO需轉型為AI業務架構師,抓住場景入口,應對行業邊界重構。

重構
數據與AI+管理的行業實戰

7月12日,本次課程特別策劃的創新工坊舉辦。作為DBA十二期班教學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午的工坊與下午走進金蝶的實踐課堂形成緊密銜接,實現了理論研討與企業實地探索的聯動。
上午課程聚焦Workshop行業實戰案例,圍繞“數據&AI+管理”的落地實踐主題,深度剖析了現代服務、消費行業、高端制造和建筑地產四大行業中精選的案主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學員按行業分組,通過知識輸入、案主情況介紹和組員討論三個步驟,與各組的企業教練及行業同仁開展互動共創,共同探討案主及其所代表行業的解決方案。

在主報告環節,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經營中心總裁趙燕錫剖析了AI在企業管理領域的發展趨勢與實踐路徑。他指出,生成式AI已成為新質生產力,從聊天工具迭代為生產引擎,中美在AI領域形成兩極格局。結合哈默轉型塔理論,他從運營創新、產品與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生態創新、企業文化創新五個維度,闡釋了AI對管理的顛覆性影響。




小組匯報環節:
建筑地產組針對連鎖酒店企業案例,提出AI應用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提升整體運營效率的輔助性AI;二是能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的替代性AI。同時強調,AI轉型是“一把手工程”,需高層推動戰略決策與資源投入。
消費行業組圍繞農業科技校友企業案例,提出AI必須與戰略協同,資源投向核心競爭領域,企業AI架構師的培養需內部培養與外部合作相結合。同時,應秉持實用主義:對高價值AI人才的投入回報顯著。
高端制造組針對精密電子企業案例,建議優先采用外部成熟模型升級,高度定制化開發需嚴格評估投入產出比,考慮引入AI原生員工推動技術文化轉型,采用效果付費模式等。
現代服務組針對游戲公司面臨的內部系統分散問題,建議搭建基于可組裝架構的統一AI平臺,利用AI智能體實現預算動態追蹤與風險預警,加強研發費用合規管理,將AI工具嵌入工作流提升效率,加速產品研發周期。

走進金蝶
數智化轉型與全球化征程





下午課程更加專注于戰略視野下的知識重構。DBA同學們在長江商學院院長、金融學教授、杰出院長講席教授李海濤帶領下走進金蝶,與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先生,長江DBA十二班同學、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聯席CEO徐嘉祺同學展開深度對話,以金蝶三十余年的轉型發展為藍本,深入學習后AI時代企業的數智化戰略與深度實踐,探索AI技術在不同產業場景中的應用路徑。

徐少春先生分享了金蝶的轉型歷程、管理哲學及未來規劃。他介紹金蝶三次重大轉型:從Dos到Windows系統、從財務軟件到ERP、從ERP到云服務,云收入占比達82%。結合轉型塔,他闡述了運營、產品、商業模式、生態、管理和文化等多層面轉型,強調管理和文化轉型最難。金蝶以陽明心學“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為價值觀,正推進AI轉型,目標是2030年成為世界一流公司。他還與同學們分享了“立大志、用大才、成大事,克制,堅持長期主義,機制鑄就偉大”等感悟。

李海濤院長以《AI Agent時代金蝶的機遇》為題,直指AI浪潮下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黃金切入點。他認為AI是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機遇,中國AI競爭的關鍵在于垂直領域構建足夠多、足夠深的“專用模型+場景閉環”。他分析了中美AI競爭特點,指出ERP系統是 AI落地的前沿,數據、流程和業務理解是關鍵,AI 智能體將改變企業運營和組織架構,企業服務軟件商在助力AI落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徐嘉祺同學以《智驅蝶變·領航全球,金蝶的AI轉型與全球化新征程》為主題,介紹了金蝶已服務740萬家企業、8000萬個人用戶,業務覆蓋172個國家,51.2%的中國五百強企業選擇其作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金蝶有四款核心產品,過去10年云轉型成果顯著,云服務能為客戶降低80%的升級費用。在AI轉型方面,金蝶2023年提出All In AI戰略,目標是從傳統記錄系統向能實時響應、主動轉化業務結果的智能系統進化,未來交互模式將更自然。他還提出全球化布局,以中國管理模式為核心,適配海外合規要求,目標是2030年成為世界一流、亞洲第一,推動中國管理軟件在全球崛起。

進化
新世界格局下的產業變革



7月13日,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高層管理教育項目副院長周春生,聚焦“新世界格局下中國發展邏輯與產業結構巨變”,分享了國際國內形勢、科技驅動的供給側革命及應對思維。
周教授指出,國際上特朗普2.0時代開啟,關稅政策沖擊全球貿易,中美戰略脫鉤成趨勢,美國霸權弱化,全球體系向碎片化、“三分天下”演變,倒逼中國轉向內需、貿易多元化及產業升級。國內政策聚焦安全,2024年起密集出臺支持民營經濟政策,《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其地位,強化權益保護與創新激勵。科技方面,新質生產力推動供給側革命,新經濟以無限供給為特征,技術、數據、創意為核心要素,使用無消耗、邊際成本低,數據資產入表及交易體系逐步完善。他強調,企業需樹立不確定性思維和數字化思維,適應無限供給品由用戶驅動增長的變革。
談到新經濟下的企業發展邏輯和產業結構變化,周教授提出,新經濟中,用戶資產化成為關鍵,用戶帶來直接和衍生收益,企業資產結構轉向知識資本。無限供給產品因邊際成本趨近于零,沖擊傳統行業,導致GDP增長與科技進步不同步,行業競爭加劇。消費需求遵循恩格爾定律,剛需增長有限,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崛起。產業結構呈現存量行業整合、增量行業快速增長的態勢。他表示,企業需具備不確定性思維,打造柔性供應鏈;樹立數智思維,包括邊際成本、衍生收益、生態、最短路徑及跨界思維,以適應變局。

花樣年華 鵬城有約





晚風輕拂,燈影搖曳。晚宴上,同學們歡聚一堂,以港風為韻,將同窗情誼釀作今夜最醇厚的佳釀。從穿越時光的復古旋律,到各隊精心準備的表演,從班級LOGO揭幕的集體見證,到頒獎儀式和俱樂部任命儀式的掌聲雷動,處處彰顯著“獨一無二班”的凝聚力。同學們歌聲與笑語交織,將這份相聚的珍貴,鐫刻成歲月中不可磨滅的印記,讓同窗之誼在鵬城夜色中愈發雋永。
科技革命風起云涌,AI技術恰似中流砥柱,重塑著商業社會的每一寸肌理。塞涅卡說:“真正的智慧在于預見未來。”后AI時代的數智化戰略,便是企業預見未來、把握先機的關鍵慧眼。期待DBA同學們于AI變革的荊棘叢中辟出突破之路,于轉型浪潮里凝聚發展之力,于時代洪流中錘煉企業實力,引領企業破浪向前。